12月3日,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提出,不管是企业还是办学,国外是宽进严出,中国是严进宽出,这对政府对企业都是一种挑战或者问题,应改变这种格局。
“中小企业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在很多国家是不存在的,”金碚解释说,一个国家企业竞争能力主要由该国中小企业,这个国家的企业才真正有发展。他说美国很多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而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计划经济有很多大企业。国家又采取各种各样的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来帮助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同样的德国,真正的企业精英的代表、竞争力的灵魂是中小企业,很多尖端的技术存在于中小企业当中。
因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联合发起并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查(以下简称“调研”)系列活动,到目前已成功实施了三年,走访了全国超过18座城市,该调研旨在对中国中小企业群体的发展现状进行生态调查并以中国社科院专家的权威名义发布,引起政府和社会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的直观认识和关注度,推动中小企业群体的健康发展。
那么,今年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研主要从“中小企业群体的品牌建设现状、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及分析和中小企业的经营信心”等三个维度进行了调研。从目前核实的1253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到在受访对象中普遍存在的几个现象。
首先,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时期,我国的中小企业群体同样处于的转型期和分化期。包括从传统的生产、运输、销售等模式转换为运用互联网、信息化等工具和手段将销售前置,研发生产后置的方式。例如:云南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传统的茶叶企业,目前根据市场的需求定量定向的生产符合欧盟标准的有机茶叶,并且摒弃传统的以开门店销售的方式,创造性的以高端会所,无星级酒店和涉外场所为主要销售渠道。直接参与与世界知名商品的竞争,从起步就带着现代化的策划营销意识,让一个老产业中的小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其次,调研发现多数的中小企业主已经打破了区域经营生产和获得生产要素的壁垒。通过学习和掌握国家对区域规划和战略定位的有关通知和报告,跨地区学习区域定位、行业规划从而活动对企业的所在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掌握。其中敢于披露自己的经营真实情况的企业,接待现场调研的企业正在不断的增加,跨地区参与我们调研论坛的企业也占总调研样报量的35%以上。这个充分证明多数的中小企业主对所在行业和所在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再者,对投融资模块的调研中可看出,多数中小企业主对银行渠道的投融资需求依然最大也最主动,这也预示着在中短期内中小企业与银行的投融资供需矛盾会加剧。在投融资模块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打造产业集权和区域定位规划上给予的中小企业群体的扶持政策和产业基金初见成效,不少科技型企业从创业初期就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针对调研结果,金碚建议第一个做法是平等对待各种各样企业,不要搞歧视;第二,要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系,“目前市场存在问题主要是市场政策不统一”。
除了外部原因,企业本身要照照镜子。
一方面一问中小企业有什么困难?“缺钱”,三十年前就缺钱,如果从金融角度来讲,那时中国没有钱可以理解,三十五年以后中国还在缺钱?中小企业还是缺钱,那发多少钱才是不缺钱呢?就是中国现在企业的结构,原因是中小企业不是竞争力的主要代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弱,我国经济发展的路线,企业的竞争路线是是平的,技术上可以很快模仿跟中国形成生产能力,大家都进入统一个扁平的技术层面上进行进步,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所谓高技术产业都不行,因为我们没有技术方。
那么怎么样解决中小企业在竞争之间的资金?金碚认为,中小企业是缺两种资产,一种是固定资产;第二个是在经营过程中间流动资金。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改革,使我们金融系统能够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在这两面的需求;另一个办法是必须体制很自由,创新失败了还可以进入,并使国外的中小企业和中国的中小企业在技术上能够技术合作,实现信息沟通。